close


之前寫過一篇爵士樂電風琴的文章,對於電風琴的音色仍然非常著迷,目前已
經沒像以往一樣大量收集,不過偶然的情形下,拆封後又會發現原來編制中,
仍有電風琴這項另人著迷的樂器!

美國的五六零年代,常在街上碰到趕場的樂手,小號或薩克司風真的很方便,
提了就走,吉他也是,貝司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還有鼓手與鋼琴手非常
幸運,在俱樂部都會提供,只要在演出前按照個人的習慣調音,或移動鼓的位
置,表演就可以開始了。

但是電風琴手或顫音琴手總是姍姍來遲,記得有次夢到一場大師級的演出即將
開始,沒想到電風琴手沿著一樓的樓梯,抱著手上的樂器滾到地下室,夢在這
時後醒來;當然這是鬼扯,我什麼也沒夢到只是在揣測那樣跑場子的畫面。無
論如何電風琴的不普及肯定有原因存在,至於什麼原因,也許又是另外一個夢
才會公開答案。

另一個例子就是在學校樂隊當中,當有人汗流滿面的背著土巴號,在操場行進
分列式的時候,那些負責較輕樂器的人,應該也會偷偷竊笑吧!

最近演奏電風琴的樂手,你要是想在國內很順利的買到就只有”麥德斯基、馬
丁、伍德“三重奏。麥德斯基可以給他一個籠統的簡稱《鍵盤手》,話雖說是
籠統,不過以鍵盤來說它概括的非常廣,當然它更不是純粹只演奏鋼琴或電風
琴而已。我喜歡多樣貌的演奏家,好比鼓手馬丁他也可稱為敲擊樂手,只要是
能敲能打的都是在管轄的範圍內。伍德是貝司手,司職電貝司和原音貝司。

買過他們兩張專輯!基本上喜歡爵士樂的人,在還沒開封前若有詳細閱讀樂器
資料和略知他們個人演奏風格,就可以猜出這張專輯的走向。比方說有康加鼓
,這張一定帶有熱鬧的拉丁爵士色彩。或者編制中加入塔不拉鼓,或西塔琴走
的一定是印度風囉!我想認識一下民族音樂的樂器,或多或少在聆聽和選購的
過程中,能有一定的幫助。

一般來說,你已經可以從他們三個人負責樂器中想像一下音樂的風格,但將雷
射唱片放入讀取槽中,播放出來的又是另一回事,基本的三重奏架構不變。不
同以往、不同傳統的是音樂中多了一位DJ,他負責”turntables
“我俗稱為”翻桌子“,非常台味的翻譯!

有陣子我搞不懂DJ在樂隊中,要做些什麼?不過現在簡略的知道一二了。他
可以像一位製作人(非常偉大),影響專輯作品的走向。也可以在某些時候,
進行聲音取樣;聲音取樣有可能預先錄製好,等待恰當的時機播放。另一種是
錄製剛剛的即興演奏,然後在適當的時間點和當下的聲音進行融合。早幾年我
覺得這份工作應該不需要太多的技巧,也許吧!技巧只能在DJ的表演中佔非
常少的比例,但創意絕對是他們職業生涯中,凌駕任何一切的要素。

若用一句話來形容DJ的工作,那應該會是:「在正確的時間點,做恰如其分
的事情。然後畫龍點睛的影響實況演出,或者專輯中提供鮮明的風格。」

《非看不見》專輯中,有放客有藍調取樣,並且在有電風琴演奏的專輯裡,總
是出現”groove“字樣。它代表什麼?我猜測是音樂中的一種感覺,有
些放克有些俏皮,很老練很油腔滑調的,還有一些不正經的意味。查了字典後
它代表的意思有唱片紋路、老一套的常規習慣、頂呱呱的東西(俚語)、快活
或令人興奮的經歷(俚語)。

若以爵士樂來定義”groove“這個單字,應該是俚語的部份形容音樂的
感覺會更為恰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