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音樂無國界 (8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音樂是很有趣的,除了種類之外,還有型態的說法;好比動、植物學的分類法則,又是科又是門。那什麼是科、什麼是門?簡單的說,就是使我們容易理解,循序漸進的名稱學。另一個常見的例子:像是鄉、市、鎮的區分法,是依照人口、地理環境作為分類的象徵,當「瑞芳鎮」的名詞出現時,即使你從未親臨此地,腦海中還是可以描繪出,粗糙的概念。那又有多少的人口,才能稱得上是鎮呢?應該沒幾個人知道,也許這輩子根本不需要知道。因為,只要有個淺薄的觀念存在即可,音樂也是如此,多接觸,就了然於心了。

何謂型態?型態是今天所指的『環境音樂』。我們可以在音樂的分類中,聽到它的存在,舉凡古典、爵士、搖滾、電子。它不像音樂類別,那麼苛刻和據有獨斷性。截至目前為止,可以時常聽到它,是因為擁有包容的優點,同時又展現出嚴謹的理念,作品通常不出眾,所以到現在尚未普及,只是有一群人,默默的在推動。用型態來稱呼環境音樂,它是可以應地制宜出現在跨界樂手,誇界類別之間,遊刃有餘的開墾著!

我們都聽過環境音樂,既然名為環境音樂,就應該顯得無所不在。靜下心來,窗外的車來人往、水龍頭的滴水聲、冷氣空調的運轉、自己的呼吸與脈搏,還有雙手掌彎成杓狀,蓋住雙耳,聽聽氣流造成的聲響。再試著貼緊耳朵,然後放開再貼緊,運用時間的長短不一,創造出節拍;更勝者,播放任意音樂,嘗試上面的方法,開創出不同的聆賞心情。

當然,我講的只是個雛型,聲音本身經過樂手修飾後,呈現出來的樣子,已經成為藝術。他是布萊恩﹒伊諾,在u2和大衛﹒包依之間,提供了無數次的協助,使音樂結構完整、餘韻棉延不絕。除此之外,更影響了無數創作者,像是經常提起的大衛﹒席維安,他「趨於寂靜」專輯,帶我進入到聆聽的新領域。之後的「污點」作品,也是以電子雜響作為環境音樂的根基,書寫成一篇懺悔錄。另一副嚴峻長相的約翰﹒凱吉,發表「四分三十三秒」。他請鋼琴手帶著時鐘上台,坐在鋼琴前,等四分三十三秒終了後,什麼也沒彈奏,然後鞠躬下台。在四分多鐘內,每個聽眾都是演奏者,剛開始的期待,轉變成不安,許多人開始交頭接耳,出現不耐煩的細微鼓譟聲,表演稍縱即逝,誰都無心感受,『當下即代表一切』的新禪學!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多麼需要全能的領導者,來帶領我們聽音樂,微星人算是其中之一,還有幾位
大師,或者發行唱片的企劃家。早期聽爵士,發現《神韻唱片》一系列的精選
輯,是由幾位親密的音樂家朋友,所挑選出來的歌或演奏。

例如:鋼琴家”奧斯卡﹒彼得森“是由他常期合作的貝司手”雷﹒布朗“所策
劃;”比利﹒哈樂黛“是由爵士女歌手兼鋼琴家”雪莉﹒荷恩“所精心選擇。
暫且不論是否真實是其人所為,或者只是唱片公司耍的小手段都無關緊要;重
要的是,他們讓我花錢買了兩張這類的精選,誰叫他們是大師,不過,很快的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算是種機緣,曾經在花蓮海邊,同時間,撿到兩顆石頭,石頭上分別有三個小圓圈,相互交集穿越著,像是數學函數題目,會使我有過多的聯想,是否?來自於神的旨意。

還有在幾年前,報紙上,有條不起眼的新聞,是說:均﹒卡特,鄉村歌手,強尼﹒凱許之妻,過世的消息;數個月之後,他也跟隨夫人,一起走了的惡耗,又在平淡的早晨,翻閱早報的時候出現。類似這些壞消息,其實,事不關己。如果不是特別注意,很容易就忽略它的存在,管它算是神秘主義作祟!抑或實事求是論點,因為本身喜歡音樂,就會特別注意這類的新聞!可是,如果你相信因果關係的說法,生活會顯得更有趣。而通常,大家將因果輪迴說,思考得太過深入,常常毛骨悚然!

消費音樂,如果能不買精選,就別買它。樂迷的說法是精選,不代表整體概念,專輯是創作「時間點」比較接近的藝術呈現。想像力豐富的愛樂人,會因為社會事件、或樂手創作期間的經歷,將音樂歌詞、旋律帶來的意象,進行交叉比對。可是精選輯,強調的「感覺」,說服力就少了點,它強調「最好的」,同樣也讓人疲憊;好歌是在幾首平庸的作品中,突顯出來的。同時,那幾首乍聽之下普通地,卻是以後,支持你再度聆聽的動力。要記得!在專輯「好歌」的前一首與後一首,已經沿習成『期盼與淨化』的儀式了。
以前,有張傑佛遜飛行器樂團的精選作品,他們將最好的三字,改為「最糟糕的」,就因為最糟糕的幾個字,好奇的我掏腰包買下,但被騙了!音樂還是以精選為概念,只不過他們的思維是將以往,在排行榜、廣播電台時常放送的曲子,終究淪落成為樂隊最討厭的曲子,甚至於,嚴重到演唱會時,刻意避開表演它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某些時候,會用行為和想法,來證明自己比以前更成熟,更有知識,足夠承擔起一切時,就會想到巴比﹒迪倫的那首「飄散在風中」;記得前陣子知名香水廣告,就以這首歌曲重新詮釋翻唱。主角兩人,一男一女一坐一躺,在荒漠的高處吟唱。喜歡他們使用手鼓伴奏,因為純粹而自然,最後手上的紙飛機,飄散在風中!歌詞的意思大略是這樣子的:

一個人要走多少路,才能稱為真正的男人
是的,海鷗要飛越多少海峽,才能睡在沙岸上
是的,要經過多少烽火轟擊,才能永遠停止這些炮火呢
我的朋友啊!答案就飄散在風中

要仰望天空多少次,才能看到蒼穹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接觸「山塔那」樂隊之後,意謂著開啟了,音樂旅程之門,從拉丁美洲出發會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在更早之前,爵士樂小號手迪吉﹒葛拉思比,已經將拉丁熱情的元素,巧妙融合在音樂裏;到九零年,更是掀起了風潮,連電動馬達瑞奇﹒馬丁也跑來湊熱鬧。九七年,導演溫﹒溫德思和滑音吉他手雷﹒古德,來到了古巴,追尋即將消逝的傳統音樂,算是復興,同時也並存著哀悼的情緒。他們錄製「記憶哈瓦那」,算是民族音樂經過宣傳後,少數幾張成功的作品,至少我是這麼猜測著?所以下次聽到流行音樂,應用到其它的國際素材時,請發揮好奇心,挖掘出道地的世界音樂,可能過幾年之後,會像文字、語言一樣,瀕臨絕種。

開端是披頭四在『比柏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樂團』專輯中,那首喬治﹒哈里遜作詞填曲的「有你沒有你」,音樂運用正是印度的傳統樂器伴奏:西塔琴與泰布拉鼓,專輯歌曲到了第八軌,出現了詭奇的斷層,因為感覺如此奇特。然後軌九的「當我六十四」時,忽然又銜接上了作品的完整性,如果有幸,能遇見其中的三位團員,我會提出這個疑問:當時決定將「有你沒有你」放進專輯中,考量的因素是什麼,因為你們知道,這首歌是如此出類拔粹。

光看西塔琴的外表,就知道很笨重,所以都是盤腿赤腳彈奏,應該是崇尚自然的說法。網路上還說,穿了鞋襪會缺乏演奏時的感覺,哈!多有趣的論點,難怪最近也常打赤腳跑來跑去。
它的構造非常有趣,有一長頭頸部,上層主弦通常有七條、下層十一條,是持續共鳴弦(嗡嗡聲),彈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撥弦。共鳴弦在主弦彈奏時,無需彈撥。共鳴箱是葫蘆做的,通常只有一個,大師也有特別定做二個共鳴箱的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時候,聽音樂,會發表出批判性質的言語;討論本土的創作環境不夠完善,政府配套措施有待檢討,應該立法針對盜版商訴諸刑事,這些零零總總,是血淋淋的事實沒錯!但從事音樂創作,或許應該停止類似的言論,再出現於平面媒體,以及內心當中。負面的思考,會完全壓制原有的抱負,歸咎責任後;算是鬆了一口氣,因為失敗有了合理的藉口,剛好可以隱瞞自身沒天份,和努力不夠的事實。換個角度思考,在艱困的環境下,應該好好利用逆境衍生出的壓迫感,寫出更動人的歌曲才對。

在這國度生活,的確有很多無力感,幾乎任何事情,都可以提出來辱罵。也許是時事造英雄吧!談話性節目的興起,讓平民百姓能使鬱悶的心情,得到舒解,我們似乎沉醉在其中,到無法自拔的地步;連同平常賴以為生的出氣筒(談話性節目),有幾個也應該屬於官方機構,體制下的產物。所謂悲情城市,說得是民族性格薄弱,搖擺不定,沒有根的感覺。難怪在殖民時期老字輩的創作家,歌曲是如此沉重,像被奴役的黑人,創造出藍調音樂,相同層度的感人。

有句話說:『老兵不死,只是逐漸凋零』。哀戚的話,聽起來、唸起來,心力交瘁,像是死了親人一樣難過,想鎚胸蹬足。如果將兩句拆開來唸,將分別成為不同的意思;老兵不死,解讀成老兵身軀已腐敗,但精神常存,所以有不死之說;只是逐漸凋零,意旨遺留下來的精神,感慨沒有人願意傳承衣缽。傳統的音樂、作曲方式、對這片土地的熱愛,將逐漸消逝中﹒﹒﹒!

索性,有了陳明章,那是十六年前,下午的一齣戲。專輯封面的報紙電影版設計,洋溢著「古著風味」,走進時光隧道,是他給我的初次感動。每每耳旁迴響起,阿伯放屁給你聽,笑到肚痛的有趣歌詞。最近,我走進唱片行,重新購買雷射唱片,復習年幼時,也曾經放屁,給玩伴聽或聞的童趣畫面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時候,會將自己脅迫到一個奇異處境,好比,部落格上想寫些,有關音樂的文字;然後,又墜入詭譎幻想中。說抒懷也罷,總是無法像其它格子,全然的談論音樂相關。久而久之,對格子上的內容,產生又愛又恨的情懷;鄙視前篇的思考模式,又迅速沉迷於新出現的字體,週而復始。

這樣的情感,讓我想到對面鄰居的母子,在這裡,只能做過多的聯想與判斷。或許,因為母親年齡漸長,然後又晚年喪夫的種種原因,在他們眼中,她是歇斯底里,沒有安全感,甚至有點哀傷的老母狗。我想,使用『老母狗』這三個字,並沒有其餘的惡意,或貶低其價值的意思。在我的想法中,母親是能夠用『偉大』兩字來形容,另外能和偉大來相提並論地,就是心目中的搖滾樂或爵士樂手了;至於為什麼是老母狗?是她的孩子,讓我有這樣的感覺。

母親,時常走過來對我媽抱怨,她失眠之類的亢奮症狀。按照道理,人類年齡到達,絕對歲數時,作息時間,會回復到嬰兒期的嗜睡與早起,但她的晚睡與早起,讓我質疑是內分泌失調。簡單的就是內分泌失調,可是它引起的併發症,可會危及身體的正常呼吸與消化運作等。

早晨,孩子慣性,將夜晚睡眠時間,卡在喉頭的鼻涕,擤出後,便坐在椅子上看報紙;無聊之餘,可能會打開電視,看場棒球或政論性質的節目。通常在這時候,母親會坐在他身旁嘮叨,嘮叨些什麼,無非,他覺得無關痛癢的小事,或者說些病痛,來渴望得到關心。孩子的口氣,是愈來愈大聲,嫌惡她不可理喻!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羅瑞﹒安德森的專輯與路﹒瑞德的作品,常看到他們彼此跨刀,演奏樂器或唱歌。前陣子,在瀏覽其他部落格時,才發現他們是一對夫妻;應該不是說驚訝,因為對於喜歡的音樂人,是甚少去發掘這類八掛瑣事,覺得注意力,專注於音樂的表現,會來得實際一點。看到這項舊聞後,恍然大悟說:「原來是夫妻啊」!難怪她們合作的頻繁密切,想想,是非常登對的音樂眷侶,兩位都有各自的特色。特色如果用另一個詞『另類』替代,會更接近我原來的意思。

羅瑞﹒安德森『生命附著於弦上』的概念作,樂評評論成舊素材重新應用,是少了新意的專輯,全類音樂網評價,僅二顆半的星星。這張作品,不是那麼糟糕,它給我一個難忘的回憶。仔細聆聽音樂的當天晚上,我騎車被酒駕的計程車追撞,在空中翻轉然後落地,戴著安全帽的頭顱,輕輕柔和的撞上路邊白色水泥護欄。回想起來,在空中與落地的瞬間,聲音意識是全無的,像電影拍攝的特殊效果,只感覺翻轉,就在脖子往後仰,撞擊護欄的當下,聲音和意識才重新啟動。

我不清楚是否無助,首先坐在路旁,正下著細雨,雙手撐在地上,覺得很好,能夠站起來嗎?我的另一只鞋呢?我沒死!計程車停在十公尺外的逆向車道,他酒醒了吧!看見他打開車門。還在找鞋?鞋子不重要,站起來摸左側腰際,行動電話呢?該死!怎麼左腳冷冰冰的,喔對,鞋子不見了,不是嗎?那裡不對勁?瘀傷的疼痛感,由左腳傳出。剛跨出的步伐,讓我疼痛,痛楚是好事,表示還活著,活著的感覺,是因為人們喜歡受苦,用盡各種方法。

為了再度享受疼痛的喜悅,跨步更用力,啊的叫了出來,我笑了。沒錯,可以再次肯定,未來,將持續受到凌遲,因為我還活著,該死(慶幸活著)!對了,通知家人,但手機不見了。來了一輛車,他打電話報警,他問,你還好吧!我沒事,腳很痛。你手機可以借我嗎?撥電話回家,接通了,嫂子接的,他會請三哥過來,說明了地點後,看到撞我的司機,來到面前慰問?你還好吧!我不願意看他,卻看到了遺失的手機,還有砸碎的機車車殼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是第四次或第五次?在部格上提到”派特﹒邁希尼“了,次數倒是無關緊要地!如果能繼續下去,會想要將他所有專輯,全部簡單介紹,那將是齊柏林最大的成就。看他在舞台上全神貫注的表情,還有一些訪問中,知道他是勤練型的吉他手,由此可猜測,他對音樂執著的態度。除了喜歡到處演奏外,並利用樂團錄音、巡迴空檔期間,忙著和樂界的音樂家合作,嘗試看看,是否能撞擊出不同的火花!談到音樂,就有似乎有用不完精力似的像過動兒、以及永遠不嫌老的爵士吉他達人。

想不透?他勤奮練習,肯定相信人定勝天這句話,應該將之歸納於科學類別,屬於實事求是的人。可是呢?”派特﹒邁希尼“幾乎每次在音樂會上,都會穿著橫條紋休閒衫來演奏。我猜想,他迷信嗎?你們知道有些人,特定做某件事情,可能需要外在因素來加持。例如:要去醫院探訪病人,父母在你身上放個平安符,是因為「護身符」會使家人與自己,心靈上產生安定感。

現在的人,都已經相當科學,他們不再迷信了。可是,再怎麼樣,卻總是少不了心靈寄託。當迷信非關宗教信仰後,它即將演變成一種習慣、一種輕微的強迫症候;至於為什麼會演變,可能是心理因素或不可力抗的意外事件使然,也許傷得你至深至切,但醫生或自己,會尋求不同管道,成功地找到生命其他出口,當下次遇到相同的困難時,誰都能夠成功克服,那道無形的障礙。即使,在外人看來,它只是一件沒什麼大不了的『橫條紋休閒衫』!背後,卻都有段故事存在。

初次接觸他的音樂,要回顧到九年前。那時候,在唱片行工作,剛好以葛來美獎為題材,同事佈置一個主題陳列區。然後我跟一個自稱左恩的傢伙聊天時,他很自豪的說: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每個人都喜歡吉他手,我也不例外。以前,對吉他手的感覺,和現在相有明顯的差異;八零年代,他們讓人有一種刻板的印象,是長髮披肩、濃妝艷抹,穿著皮衣皮褲,在最能夠曝露出來的手臂上,有幾塊刺青圖騰,然後裝扮成酷酷的模樣。當然,彈奏誇張的造型吉他時,嘴巴還叼根煙,讓他們看起來像個男人,而不是小孩。

九零年,他們頹廢依舊,只不過穿著皮草的演奏家,越來越少了。是不是動物保護團體,宣導的意識,在人們心中越來越根深柢固?不得而知;高興的,在視覺感官上,清爽許多。特別是在年代的末端,蓄長髮的造型,已經不容易看到了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來想睡個午覺,由於音樂太美,書也不無聊,就想寫些什麼。正要好好思考,整理一下最近想得問題時,才發現腦中出現的話語,原來是個空,什麼都沒有的存在,存在於...,存在於念頭上。念頭也不著痕跡,它閃過很多畫面,有些則像是劇本中的你說、他說、我說,所承接下去的字眼。當然,也指使你要表現出來什麼樣的表情,在這個場景。

現在的音樂,豪邁的演奏,那個男人在擔心,擔心明天的行程,因為他今天不能像以前,那樣早睡,又必須早起,睡眠不足會動肝火,偏偏那張買來沒聽幾次的專輯,還有翻閱看到一半的小說,”達摩流浪者“攪亂了他想睡的念頭。

最近,公司有業務上往來的同事,被診斷出肺癌末期。不清楚,如果是自己生病,如何接受突然的衝擊?多數人說得瀟灑自在,將所有的積蓄拿來吃喝玩樂。當然,如果身體健康,這想法是能夠成立的。我換了個角度想,平時感冒所引起的頭痛,即使擁有鐵人般的意志,最後,還是必須折服於小到肉眼見不到的病菌;在頭痛的情況下,你擁有的心情是灰色的,灰色的心情,如何能享受快意人生,麻木的將金錢花完,疼痛必定會抑制花錢,所產生的愉悅感。盲目花錢,像是給自己最好的報復,因為生命即將結束,名副其實成為一個空。

現在,明白每個人都得承受自己造得業,即使你健康的活著,還是如此。有點感慨的和同事說: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如何認識”羅拉﹒維爾斯“?就是很平常的上唱片公司網站試聽,剛聽到她
的音樂覺得很不錯,怎麼個不錯法也說不上來,她的聲音很稀鬆平常啊。有次
在唱片行無意間,發現唱片公司有代理《流星年代》,就買來聽看看的心態。
聽完後,發現和網路上試聽的還有一段距離,我的意思是變糟糕了。好奇怪,
明明試聽不錯,買回家後卻變質了;之前有敘述過,本來非常期待的專輯,擁
有後感覺生變。不過,我在這篇表達的絕對不是此類的情形,和往昔有點不一
樣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成為藝術工作者,並且能迅速的賺取金錢,最佳的途徑,就是音樂創作了。因為我想過,成為畫家,他的行銷模式,大概只有磨練好技巧;小說家也是如此,或許可以寫劇本,或者諸如台灣的生態,主持談話性節目;舞蹈家?想一想也蠻貧乏的!那是因為他們有共通特性,能夠製作成周邊商品的物件太少。反觀於音樂,聽覺上的衝擊,那力道!是震撼的,能夠製作成商品銷售的物件,可以舉出的例子,實在太多。

回到畫家、作家、以及舞蹈家,是完全須要仰賴視覺,眼睛看到的,可是遲鈍了一點,而聽覺,哇靠,排山倒海!況且,我們在看本書、張畫、場舞,音樂永遠都是最好的媒介。另外,導演是不錯的選擇,缺點是要消耗更多的金錢與人力,才能成就一部作品。電影我看個幾次就夠了,音樂聽個百次,也沒什麼大不了。

是啊,音樂也不全然直接能震撼你。意思是要有像幾張鑰匙般的作品,讓人輕易的開門,當還沒發現鑰匙前,或者音樂中,是以往沒聽過的素材,就無法快樂的和她談場戀愛。例如:單指搖滾樂,『祂』混雜的材料,是能囊括龐克、鄉村、藍調、雷鬼、爵士、電子等,演奏出來都有共同的特徵,所以當我們無法辨識其中一種,感覺像是無法瞭解心目中的他,會有很多猜忌,感覺惶恐,不能暢快聆聽。也好比,如果我懂音樂,就不用訴諸文字,利用文字描述音樂,文筆在優,也是有諸多阻礙。

聽過一個作曲家,叫”史提夫﹒來許“的嗎?他也是極微音樂的實踐者。自己認定,他是在”菲律普﹒葛拉斯“之後,於極簡主義領域當中,鼎鼎大名的創作者了,兩位算是同行不同業的師兄弟吧。不盡相同的是菲律普﹒葛拉斯,講究合聲節拍的變化,而史提夫﹒來許的作品呢?是以淡入淡出的效果,類似運用電腦軟體,將照片編輯時,有個功能講究的就是,照片與照片之間的穿場,要以何種方式銜接?當代交通工具的速度感,望向窗外時,感覺就如同在看幻燈片,一幕一幕的。另一個特點是,他常以物體概念,如火車、城市交通,作為音樂的材料。總之,他在地球上是個生活化的新人種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應該沒有人,能夠整天、整個月,都做相同的事情吧!當然,喜歡音樂也會出現低潮,聽什麼、買什麼,都認為不滿意!也許是這個原因,才引發了”約翰﹒凱吉“的前衛之作『四分三十三』吧!聽音樂,聽到最高階段,是什麼都不聽,什麼都不感受的『菩提本無樹境界』。我也正朝向,充滿禪意的方向去努力;也許,禪?只是嘲弄人的一種方式,那被嘲弄的人,一定必須刻意樂在其中,才不至於覺得被嘲弄。我想那種無心、無我的境界,本身就是針對現代人的忙、盲、茫,提出的最佳反諷。

有一次,我在前衛音樂網的站上,聽到了之前,遺留下來的錄音紀錄。音樂是位老鄉,拿著一個打擊樂器或響板之類的,敲敲打打的在說書,說得是孫悟空在火焰山的故事片斷。我認為,這也是音樂的表現方式;他的咬字,還有節奏,甚至於精彩處的快與慢,都能仔細拿捏!如果這不是音樂,那是什麼?他也有著,類似西方饒舌樂的精神。不過在東方,我們開始得早,發揚得慢。

另一個片斷,是在市集的田野收音,有很多的小販,正在叫賣,好比我們熟悉的燒肉粽、臭豆腐、燒酒螺,聲音呈現韻揚頓挫。以及拿刀,剁著沾板上骨頭的屠夫,吭吭的聲音,還有家庭主婦閒話家常,伴著提琴合奏,也能喚醒來到市場的濕度與味覺。像這樣帶有記憶與感官的音樂,我們都體會過,不過,那時候,我們可能正在忙碌,心是浮躁得,呼吸是不勻的,自然沒辦法聽到這些。現在,由電台播放出來,剛好印證了自己得駑鈍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他看著我的履歷表說:林子平!你有沒有英文名字?我、英文名字?你在發呆嗎?沒有,我在想該用國中英文老師給我取的通俗”大衛“,還是...。

「就叫齊柏林好了。」

你很喜歡老搖滾是嗎?老搖滾?(又在發呆)心裡想,好新鮮的名詞啊!他繼續說:對不起,你有在聽我說什麼嗎?齊柏林。

「當然有,你說老搖滾是嗎」?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段時間,沒有提到機智的吉他手”派特﹒邁希尼“了!他最近和鋼琴手”
布瑞爾﹒梅爾道“發行兩張專輯,一張以二重奏為主,另一張四重奏居多。兩
張都已經購買,但是還沒真正仔細聆聽。
他和別人合作是多了些火花,卻少了以樂團名義或個人發行,所慣有的特殊風
格(正直的、引人向上、熱情、探詢、追尋、源源不絕、別開生面、多樣化、
明亮的)。買了那兩張作品,會讓人懷念他以前的創作,還有該樂團所屬的絕
佳演奏默契。畢竟,樂隊還沒解散,未來還是有更多的機會,享受到更多更棒
派特﹒邁希尼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你現在正在聽什麼?
Bjork的medulla,想藉著寫完58題,聽完整張專輯,每次聽一半就聽不下去了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AshOrNCoWw
2. 哪一首歌會讓你感傷?
Damien Rice的Moody Mooday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onsctmoYWI
3. 世界上最討人厭的歌是哪一首?
排行榜第一名的歌,即使是好歌,也會播到爛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世界上,有無數傑出的黑色人種,他們能回饋給社會的,遠遠超出我們能預期的範圍內。外面,仍然有許多無法忍受的種族議題,到現在仍然被拿來炒作,或者造成弱勢族群行為偏激。那些激進的人有一大部份,他們有能力從事更多回饋社會的工作。我應該『被教導』更多的愛與關懷,那麼!恨與摧毀的字眼,一定會像音樂家口中,所共同吶喊出:世界大同的國度裡,逐漸被人遺忘,同時,愛與和平不再只是口號。

馬文﹒蓋是最有天賦,並且受歡迎的黑人音樂家之一。他將摩城音樂的演化,開闢一條寬廣的道路。藝術表現形式以強而有力的節奏藍調,和根基於內心的靈魂樂為手段,強烈反映政治議題與社會關懷。他的事業,不僅將音樂成為有創造性的力量,並且擴大成為,影響社會變化的一位代言人。
一九三九年四月二日,出生在華盛頓特區,三個孩子中排行老二。他的童年生活,父親幾乎每日鞭打他。三歲的時候,開始在教堂裡唱歌,於唱詩班中迅速成為獨唱者。”蓋“後來學習鋼琴和鼓,音樂卻成為他逃離家庭生活與現實惡夢的僻護所......。

期間,經歷了音樂事業巔峰與婚姻失敗,後來,因為稅務問題被迫逃離至歐洲。事業低迷又重新起飛,他需要更多依靠,如果可以重來,任何人都會竭盡所能,阻止悲劇發生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音樂是不能用談的,談音樂好似舞蹈去表現建築。」想一想這句話極有可能被推翻。看電視上雲門舞集,用舞蹈表現書法的感覺,他們表現出的是概念,概念書法;就像要得到『六』的答案,除了三加上三之外,你還會有好幾種作法,為什麼知道有其它的方法?是學習階段的養成,然後,瞭解到每個步驟的形成。但是,用舞蹈表現書法,它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六,也許只是近似值,看起來可能是六的顛倒像九。或者,在我們眼中,只是顆剛冒出新芽的豆子,它長得像六,我們可以更明確的懂它,說:那顆發芽的豆豆,它在詮釋『六』這個數字。

盡藝術的全力,描繪出來的是個形、骨接近,所表達出來的虛無、飄渺。試想,音樂家創作一首歡樂的歌曲,樂迷聽來,誰也說不明確,何其來的快樂?是撿到五塊錢的、還是檢到十塊錢的快樂法,眾說紛紜。難怪,從事創作的工作者,他們臉上嗅到的氣息,特別張狂、沒有安定感,好比梵谷落在畫上的筆觸。
再說,創作者本身,由外界感受引發的內在感知,順勢,借用感知的力量,畫成方圓,此時的方圓,表達山水、或山水中無形的意境。當然,也出現另外一種可能,借著山水表達心中平靜,再成方圓。按照上面述說的公式,由裡而外、由外而內,若經過實驗證明,兩者之間是徹底不同的方圓存在。有可能,程咬金的現身,斬釘截鐵的說:「你們這些笨蛋,這是個三角形。」又能奈何他呢!可能是個人上之人的出現,全人類的福音啊。

音樂家”布來恩﹒伊諾“,在之前總共創作了四張,以環境音樂為主題的作品,有他自己或與別人共同合作的音樂實驗。第一張是一九七八年發行,寫給機場的四首音樂,曲名分別為一分之一、一分之二、二分之一、二分之二,很有趣的命名法。就連曲名他也是極度用心,擔心的!莫非是聆聽者,對曲名有了先入為主的視覺印象,連帶影響了聆聽品質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已經忘記有多少次,在路上遇見以前的同學、朋友,叫不出他們的名字;碰見類似情形,頂多看幾眼,就讓他消失在背後的轉角。還有幾次想改變,沿習已久,不擅長社交的個性,特別勉勵自己,如果有下次,我應該熱情的向前打招呼,然後問:「你不是我高中同學嗎?」你...叫什麼來著?不是姓氏就是名字搞錯,或者,班上兩位同學姓名的交錯組合,這樣也糗,乾脆還是由上而下打量,在紅燈轉黃變綠時,從口中小聲說出:「下次再見囉!」

另外一種情形,在公共場合中,也許是電影院、車站之類的地方,散場或下車時,我們彼此會碰上。也清楚他是什麼階段的友人,甚至於稍微回想一下,他的姓名、外號,很快就能由儲存記憶的組織中,由模糊逐漸清晰。
距離越來越近,我們眼睛更是盯著對方不放,當能看清楚五觀的距離時,臉上掛著微笑,點頭示意:「他變胖了,我知道是他。」閃身而過。他眼神裏,也明確沒有絲毫的困惑:「我知道你是誰!你變瘦了。」沒有見面的必要,便錯身離開。
感情並不是不好,也不是憎恨著對方,只是見面時的寒暄,對於兩位都崇尚極簡的人來說,顯得多餘。當我轉頭再看他時,已經上了計程車,駛向我的未知。

zep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